重慶資深玩家投入百萬重慶開廠挖比特幣

2013年12月7日,重慶,資深玩家投入百萬開廠挖比特幣。馮毓鵬和合伙人投資開發的挖礦機芯片和主板。
2013年12月9日,重慶,這幾天,幾乎所有比特幣炒家神經都是繃緊的。5日央行等5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后,比特幣價格已經從當日最高7000余元狂跌到4000多元。
“白手起家,幾臺電腦挖礦掙上千萬身家;瘋狂暴漲,3年價值翻番百倍不止……”此前,各種關于比特幣的傳聞牽動著普通市民的神經。瘋狂漲跌的比特幣,當真能讓人一夜暴富?
近日,重慶晚報記者采訪了數名本地比特幣資深挖礦玩家。透過他們的故事,或許你就能明白比特幣讓人瘋狂的真相。
合伙投入百萬元,明年初才能投產
“電費成本超過50%鐵定虧本”
“他是蘭德礦局的老大啊,圈里很出名的。”12月7日,重慶晚報記者第一次與馮毓鵬見面。一同前來的比特幣玩家在得知他的名號后,流露出了幾許驚訝和崇拜神情,悄聲告訴記者,面前這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在全國比特幣圈子里小有名氣。
玩家介紹,比特幣是2009年由電腦軟體計算產生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最早因為歐美社交媒體的喜愛以及對歐洲危機的不安,成為玩家談資和網絡支付手段,從不足一美分交易價格開始上漲,演變為全球最熱門投資產品。今年,比特幣受到中國玩家熱炒,最高價格暴漲到1000美元以上。
因為挖礦點不在重慶,馮毓鵬在接受采訪邀請后,特地帶來幾款展示品,包括他創辦自制的挖礦機芯片,還有比特幣粉絲眼中的傳說神器-美國蝴蝶礦機。他打開筆記本電腦上比特幣錢包,赫然顯示:89.307……按照當天比特幣6000元左右價格計算,這些比特幣可以在交易平臺上賣成50多萬元。
獲得比特幣的辦法有兩個,一是下載軟件挖礦(網絡上每個p2p電腦計算產生),二是在網絡交易平臺買入。不過,靠單個電腦挖礦獲得比特幣耗時太長而且產出很低,所以,大多數人都從交易平臺買入炒作。“挖比特幣不是靠一個人、一點錢就能完成的,所以大家抱團。這就是礦團。”馮毓鵬口中的礦團,就是蘭德礦局,是一群比特幣玩家共同投資組成的一個團隊。
馮毓鵬說,他以前從事過與電子相關的工作,曾兩次開辦廣告公司,但都以倒閉收場。今年3月,在網上無意中看到比特幣新聞后,他仔細進行了研究:“這個東西有搞頭。”隨后,他在網上認識了國內一批玩家,大家達成一個共識:一個人挖礦沒賺頭,形成合力才能獲利。“大家都相信我,讓我牽頭。”馮毓鵬說,最初大家抱團挖礦,不久整合為蘭德礦局,股東51人,投資近百萬元。為了控制投資風險,每個股東的股份不超過10%。“我是大股東,股份只有6%。”
根據產生比特幣的計算辦法,最初4年會產生1050萬個比特幣,這個數值每4年減半,最終不超過2100萬個。比特幣目前數據結構,最小單位是0.00000001比特幣,即1聰。之上還有微比特(0.000001比特幣)、毫比特(0.001比特幣)和比特分(0.01比特幣)三個單位。挖到不足1個比特幣,就可以拿到網絡平臺交易。所以,誰能更快挖到更多比特幣,就取決于電腦配置高低。最初,蘭德礦局打算購買國外礦機,后來發現行不通。馮毓鵬說,五六月訂購的算力3G的蝴蝶礦機,在美國官方網站訂購后排到幾萬位,拿到礦機要幾個月。“按照比特幣全球算力增幅和挖礦難度增幅,這種礦機幾個月后就會大打折扣。”
馮毓鵬決定自己做礦機。他前往杭州等地,聯系專業芯片制造廠家,從國外訂購大量運算芯片。“國內能自己生產礦機的組織不超過5個。”他揚了揚手上一塊綠色電路板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這是第一批由他們自己設計生產的挖礦機,單個算力2.8G左右,耗電38瓦左右,能夠大量集成運行。
有了礦機,就需要廠房。“必須符合幾個條件:不擔心噪音、電價便宜等。”馮毓鵬說,按照現在的挖礦難度,他規劃的礦廠預計功率200千瓦左右,相當于一個普通居民小區用電量。每月電費按民用電價計算超過8萬元,按階梯電價超過10萬元。所以,他將廠房選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一座廢棄塑料廠。馮毓鵬稱,已和對方談好相關事宜,預計明年初就能開工,很可能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算力的比特幣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