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醫藥板塊在四季度上漲剛剛開始?四季度具體哪些方向有配置價值?在行業政策上有哪些超預期的點?東吳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醫藥行業首席朱國廣帶來:“四季度醫藥策略:醫藥大反攻如期而至,深挖子行業機會”主題分享,以下是嘉賓部分觀點。
醫藥板塊四季度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四季度為什么我們說醫藥板塊很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大反攻?我們提出了四個觀點,第一,我們認為醫藥行業本身每年醫保支出是在14%的增長,也就是醫藥板塊的蛋糕每年還在迅速增長。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醫藥行業的穩定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板塊它不是存量博弈,也不是一個減量博弈,它是一個每年仍然是在實際增長的板塊。另外現在全球化目前形勢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所以我們認為醫藥行業絕大部分還是一個內需的產業,而且是一個消費非常剛性的產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尤其大家展望四季度包括2023年,醫藥行業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配置方向,這是第一個判斷。
圖片來源:海洛創意
第二個判斷我們認為從2022年6月份以來,醫藥行業出現了持續的政策回暖,尤其是創新藥的政策回暖相對比較明顯,但進入9月份以后,醫療器械高值耗材的政策回暖現象更加明顯。政策回暖現象比較明顯,所以我們認為支撐醫藥板塊進一步上漲。我們知道醫藥板塊在上周五(9月14日)漲幅相對比較大,但也就是在上周四出臺了針對IVD集采的政策,它降價幅度遠遠比市場的預期好,就是比市場的預期降價幅度低,表現得很超預期。所以近期從9月份以來,醫療器械、醫療設備、醫療耗材這塊相關政策相對來說比較多,我們認為是第二個方面的判斷。
第三個方面判斷,我們認為醫藥行業處于一個“雙低”狀態,無論是估值還是公募基金的配置都是過去10年的新低點,我們認為這是醫藥板塊起來的一個必要條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雙低”可以說是醫藥板塊走到了一個冰點,所以在這種情況,我們認為醫藥板塊在四季度爆發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所以在這三個大因素的催化下,醫藥板塊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從目前來看,醫藥板塊在四季度上漲我們認為是剛剛開始。大家可能對醫藥板塊剛剛緩過神來,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醫藥行業在四季度尤其是從現在開始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板塊的配置。
02
配置首選政策邊際變化明顯板塊
醫藥板塊配置目前我們建議有三個主要的方向,第一個方向,我們認為是高值耗材和醫療設備政策的邊際變化的主要子行業。比如現在骨科的脊柱也好,電生理也好,包括IVD,目前政策邊際變化比較明顯的這些板塊,我們認為一定是首選的板塊。從四季度來說,我們認為漲幅應該是最明顯的一個板塊,這塊我們認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圖片來源:海洛創意
第二個方向,我們認為反彈也好,上漲也好,目前漲幅相對來說比較大的,我們認為一定是前期跌幅相對比較大的,但是它仍然是子行業優勢的龍頭公司,我們認為這一類它漲幅可能也會相對來說比較大,這是第二個方向。
第三個方向,我們認為要從三季報著手,因為當前時間點后未來兩周的時間,三季報窗口期就結束了。三季報無疑是醫藥行業近期一個非常重要的催化劑,所以我們認為在當前時間點上一定要去買一些三季報可能超預期,至少要符合預期的標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股價相對來說可能會比較好。
總體上來說,在當前時間點上,我們建議三條選股思路,一個是政策的邊際改善,第二是跌的相對比較多的優質龍頭,第三是三季報相對比較好的標的,我們現在是這樣一個想法。
03
政策回暖下的子行業機會
我們知道醫藥行業“雙低”是醫藥板塊大反攻的一個必要條件,但醫藥板塊要想走得更遠,我們認為一定是政策對醫藥行業更加緩和、更加回暖,是醫藥板塊能夠走得更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
首先我們看IVD政策,可以說IVD板塊過去3年基本上沒有人看,為什么沒人看IVD板塊,大家主要顧慮就在集采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整個IVD板塊估值相對來說偏低。10月13號江西省牽頭的22個省針對肝功能生化集采的征求意見稿出來以后,我們認為大家對體外診斷行業應該樂觀一些。為什么樂觀些?從目前政策上來看,我們認為還是比較超資本市場預期的。
超資本市場預期我們認為有幾點。第一點,最主要現在是22個省所在區域公立醫院要根據各自的品牌去報出他們所使用的量,目前如果說它的采購量能夠進入到前90%可以直接進入到A組。如果直接進入到A組比如它降價幅度如果是最低的,所有的市場份額現在全是你的,基本上競爭格局不易改變。哪怕降價幅度是在5%,排名在第五位,報的量里面現在有75%的量也要給這家企業。所以目前體外診斷行業集采模式,我們認為它對量,它對競爭格局變化相對來說是不大的。從市場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超市場預期的,這是一方面。另外一塊,如果說沒有進入到A組,如果降價幅度可能排的不是第一、第二、第三,只要降價幅度在最高有效申報價的80%以內,目前的話可以直接中標,直接入圍。所以這一塊目前我們認為是一個相對比較超預期的點所在。只要你的降價幅度大于20%,就可以中標。
近期關注度相對來說比較高的一個政策就是電生理方面集采的方案目前也已經落地。我們知道在福建省為主導的27個省的心臟介入治療的電生理的集采是在今年5月份發布了初稿,目前基本上把終稿已經定下來了。從目前集采的結果上來看,我們認為相對來說還是比我們預期的好。目前出臺了兩個規則,規則一現在主要是主導大家來積極降價,降價目前可能就能夠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比如說在規則一的情況下,有兩家申報至少有一家會中標,有三家申報有兩家企業會中標,有四家申報有兩家企業會中標。按照這個規則,其實從乍一看,可以說大家博弈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大。但是單件的采購模式如果說在規則一沒有中標的情況下,產品如果降價幅度達到50%就可以中標,相對來說是一個兜底的政策。我們認為電生理行業目前集采是大家感覺相對來說比較超預期的重點體現所在。我們知道電生理行業目前出廠價如果降價50%,基本上對它的出廠價沒有什么觸及,同時現在隨著一個明顯的放量,我們認為這些公司增速很可能在明年、后年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速。
另外一塊高值耗材也是近期發生的事情大家關注度也相對來說比較高,就是骨科最后一塊領域骨科脊柱的集采。我們知道骨科在關節、創傷這塊集采相對來說過去3年可以說演繹得淋漓盡致。脊柱目前從政策上來看,平均降價幅度是在84%這一水平。但是我們認為從脊柱集采的角度來說,很大程度上也有超預期的體現點。一方面是國產,國產目前的降價幅度相對比平均降幅是比較低的,國產的降價幅度是在60%,所以現在相對創傷和關節是明顯收窄。另外一塊,我們也發現外資丟標現象相對來說也比較明顯。所以對于內資企業來說,一方面降價幅度相對來說比市場預期的小,另外隨著外資的丟標國內的放量現象也更加明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對于骨科來說,明年、后年由于骨科類的公司前面兩類集采在業績上體現都相對比較充分,另外一塊在脊柱這方面有超預期的現象,所以我們認為在明年、后年的增長很可能會比市場想象的好。所以我們認為脊柱骨科這塊相關的公司也值得積極的關注。
另外一塊醫療設備的貼息貸款,這塊目前對行業的影響相對來說也非常大,我們認為尤其是明年業績的兌現將會更加明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一定要去重視這一塊。現在除了醫療器械之外尤其是創新藥的簡易續約我們認為后面在11月份將會陸續的兌現。我們知道11月份對醫藥行業來說最大的事情就是創新藥的簡易續約。這塊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政策,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創新藥在11月份很可能會有些超預期的表現。政策這一塊近期變化相對來說比較多,我們認為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目前整體上是這樣一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