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新鄭一女教師上直播課時疑遭受“網絡爆破”后猝死家中,此事引起廣泛關注。11月3日,疑有參與者表示自己是“收費騷擾課堂”, “我是入侵網課的人之一,朋友說罵人就有錢拿才進去的” 。
記者調查發現,事態發酵后,多個社交平臺封停了帶有“網課爆破”關鍵詞的相關賬號,有“網課爆破”組織參與者表示:“最近風頭緊,不接單。”
放喪樂、罵人、投屏淫穢照片……“收費騷擾課堂”近日多有發生,這已不再是社會個別事件,其背后明顯隱藏著一條掛單、派單、接單的有組織的黑色產業鏈。女教師上網課后猝死事件,已然挑開了“網絡爆破”黑產大幕的一角。
爆破組織的隱蔽性,給了“暴虐之花”滋生的土壤。扒開黑產鏈一角,他們傷害的不僅是網課老師,更是社會公序良俗,情節嚴重的或涉嫌觸犯法律。
“網課爆破”中,我們看到了爆破對象、爆破發起人、爆破方式的特殊性。
一方面,被“爆破”的對象多為年紀大的“老教師”。由于他們對網課平臺操作不熟悉,面對突如其來的威脅恐嚇通常無法招架。正常教學秩序被反復干擾,其心理、身體影響勢必會受到一系列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網課爆破”參與者中或存在未成年人。由于心智未成熟,法律意識淡薄,他們尚未意識到這一行為的嚴重性和難以預料的后果。正如此次爆破參與者輕描淡寫地敘述:“做老師連基本的心理素質都沒有?我只不過是搗了個亂。”殊不知,孩子眼中的小惡作劇,對老師來說,可能是一把具有攻擊性的“匕首”。
最后,我們必須看到,一部分不法分子正利用孩子惡作劇心理大肆斂財,恣意破壞公共社會秩序。攻訐對象起初可能只是老師,后面很可能將“魔抓”伸向社會其他人。這一行為倘若在青少年中間傳播并引發爭相參與、效仿,其后果將不堪想象。
暗流涌動的黑色產業鏈危害影響甚大,各部門都應該足夠重視。
除了教給老教師基本的自我保護防范技能,對學生加大網絡安全普法和道德教育,更要在鏟除黑產鏈上“下狠功夫”。
是誰在掛單?是誰在派單?是誰在接單?通過什么渠道接單?在什么平臺掛單?只有對黑產鏈上每一環節精準打擊,才能將“課堂入侵”徹底“爆破”。
現代快報+ 評論員 靈靈幺
(編輯 謝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