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20日電 (記者 索有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9日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香港各界人士認為,該報告清晰突顯新時代的香港定位和角色,充分反映了香港市民所盼,充分適應了下一階段香港的發展需求。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鄭翔玲表示,這份施政報告以“全方位提升香港在新時期的競爭力”為主要目標,逐一針對香港過往的痛點、難點,涵蓋了融入國家大局、互聯互通、改善民生、青年交流等多項施政措施,充分采納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充分反映了香港市民所盼,充分適應了下一階段香港的發展需求。從中可以看出,與市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僅僅是一句競選的政治口號,也成為特區管治者的施政指南。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說:“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業界翹楚組成的‘文化委員會’,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完善產業生態圈建設。連同即將制訂的《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多項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措施,充分展示了特區政府對于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堅定承擔。”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黃梓謙認為,施政報告有戰略視野,內容豐富,思路清晰,舉措靈活,務實穩妥,總體上回應了市民關心的議題和中央對特區政府的期望。施政報告清晰突顯新時代的香港定位和角色,反映行政長官李家超及他的團隊廣納民意,勇于承擔;施政報告還強調執行,為指定項目訂立110個績效指標體現施政透明度。
全國青聯委員、葵青區區議員郭芙蓉表示,施政報告回應了眾多市民關切的問題,對一些困擾香港多年的頑疾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充分體現了“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特首政策組”、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等,以打破過去在施政上的局限,目標都在于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特區政府的定位亦由過去的偏重執行轉為頂層設計和底層執行并重,可說非常具有針對性。
香港菁英會主席凌俊杰表示,施政報告有89處提到“青年”,可見特區政府對青年事務的關注。施政報告亦提到了設立十八區“關愛隊”,廣納地區組織和團體成為小區的“關愛隊”,凝聚各界建設社區,這和香港菁英會“菁準扶貧,送暖到基層”活動互相呼應。菁英會將配合特區政府“精準扶貧”的策略,以“結果為目標”一同做好工作,把資源投放到最需要幫助的市民身上,增加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完)